歡迎還到幸福樂齡部落格,希望將幸福與快樂帶給每位來訪的來賓您!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2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3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4 title

#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5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2016年10月30日 星期日

幸福樂齡之居家無障礙環境-浴室與廁所篇

幸福樂齡之長者於居家浴室與廁所之場所,因應建置無障礙環境建議注意下列事項
1.坐式馬桶高度不宜過低
2.地板需使用防滑地磚或防滑墊
3.洗手台兩側應加裝扶手
4.浴室及馬桶靠牆面應加裝扶手
5.夜間加裝照明
6.採用上下開關式的水龍頭




資料來源:中華安全行動照護協會





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

社區整體照顧模式審查結果出爐 105年11月起正式啟動!

衛生福利部於今(28)日公布長照2.0社區整體照顧模式各縣市提送計畫的審查結果,20個縣市提送計畫,計有9案通過試辦,通過試辦:計9案,分別為台北市(萬華區)、新北市(新莊區)、嘉義市(西區)、雲林縣(斗六市、林內鄉)、嘉義縣(民雄鄉、溪口鄉)、南投縣(埔里鎮、國姓鄉)、桃園市(復興區,原鄉) 、花蓮縣(卓溪鄉、玉里鎮,原鄉)、台東縣(金峰鄉,原鄉)。
試辦期間以培植A、擴充B、廣佈C為原則,透過地方政府發揮行政統籌效能,於資源豐沛地區試辦A-B-C模式,整合區域內長照資源;於資源不足地區試辦B-C模式,積極發展在地長期照顧服務資源。近期也將輔導各縣市政府以及提案單位依據委員所提供的具體專業意見,修正計畫書內容,同步組成輔導團隊進入社區輔導與支援,為試辦計畫穩建紮根,11月起正式啟動。
衛生福利部期待透過推動社區整體照顧模式試辦計畫,可以達到「參與單位多元化」、「發展整合多樣性長照資源」、「促進長照服務彈性化、服務據點綿密化」,以及「促進就業,儲備照顧人力資源」的效果,並將於106年逐步擴大辦理,提供民眾最近便性的照顧服務,並減輕家屬的照顧負擔,以促進長者健康福祉,提升老人生活品質,落實在地安養、在地老化的目標。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網站

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台北市社會局助聽器C款(數位式)輔具檢測費用補助實施計畫!

補助金額:
依助聽器C款(數位式)驗配後檢測之身心障礙鑑定醫院收費單據核實補助,每案最高補助新臺幣2,000元為限。
補助原則:
驗配助聽器-C款(數位式)後3個月內,經身心障礙鑑定醫院聽力師開立驗證合格報告書(輔具評估報告書格式編號二十五)者,補助驗配後之實際檢測費用,不計入輔具補助每人每二年補助四項之項次計算。
申請助聽器補助所需聽力師開立之輔具評估報告書(輔具評估報告書格式編號九、十)之評估費用,不予補助。
本計畫僅補助實際檢測費用,開立輔具評估報告書之相關行政費用,不予補助。
於基準表所訂之第70項次助聽器-C款(數位式)輔具最低使用年限內不得重複申請本補助。
申請程序:
於辦理輔具費用補助核銷請款時一併檢附應備文件向區公所辦理請款。
作業流程:
區公所審核文件並核撥款項,併同其他項目輔具費用補助按月向本局辦理核銷。
服務對象:
補助對象應符合下列各款規定:
設籍本市,且最近一年居住國內超過183日,領有本市核(換、補)發或註記聽障或併聽障之多重障之身心障礙證明(或手冊)者。
依衛生福利部頒定「身心障礙者輔具費用補助辦法」及「身心障礙者輔具費用補助基準表」(以下簡稱基準表)規定申請第70項次助聽器-C款(數位式),並經區公所審定合格,且已購置數位式助聽器並完成驗證合格報告(輔具評估報告書格式編號二十五)者。


(資料來源: 臺北市社會局輔具中心)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長照10年計畫2.0版 今年11月試辦!

政府推動的「長照10年計畫2.0版」將在今年11月展開小規模的試辦,並以社區整合中心、複合型日間服務中心、以及巷弄長照站等3種型態據點,要快速建構長照系統服務。
納入4類服務對象,包括50歲以上失智症患者、55到64歲失能平地原住民、49歲以下失能身心障礙者,及65歲以上僅IADL(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功能)失能的衰弱老人,服務項目也從8項增為17項。
成立A級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長照旗艦店),B級複合型服務中心是長照專賣店,C級巷弄長照站是長照柑仔店,使照顧服務據點普及化。


(資料來源:行政院新聞)





2016年10月23日 星期日

台北市樂齡族運動中心使用優惠!

提供高齡台北市民上午時段8時至10時,週一至週五下午2時至4時開放健身房及游泳池(週六、日及寒暑假期不開放)、低收入市民上午時段8時至10時及身心障礙市民全時段之免費服務,積極鼓勵高齡市民、低收入市民及身心障礙市民踴躍參加。




(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老人福利網)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105年11月4日(五)「國內以房養老方案宣導說明會」

我國自民國82年起即成為高齡化社會國家之ㄧ,人口快速老化現象預期將衍生老人經濟安全、家庭照顧、居住保障、世代共融等諸多高齡社會問題。尤其臺北市老人人口截至民國105年8月底已達41萬1,732人(佔全市總人口15.26%),且臺灣從高齡化社會、高齡社會到超高齡社會一路飆速前進,使得以房養老「活化自有資產」、「在地老化」的觀念在各界引起廣泛討論。
  面對超高齡社會的挑戰與因應,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已於民國103至104年辦理「臺北市公益型以房養老實驗方案」。此外,在臺北市政府扮演領頭羊率先開辦及中央法令修正推動助力下,目前已有多家銀行業者推出各式商業型以房養老商業產品,透過金錢貸放以滿足銀髮族安養需求,裨益長者居住於自宅以達到在地老化之效。
  本次說明會希望普及國內以房養老之觀念與認知,除了藉由長者自身主動瞭解外,更希望透過團體組織、社會工作者、媒體工作者的力量推廣,使有需求之長者得以充分取得相關資訊與管道。此外,臺北市政府亦提供以房養老之個案管理經驗,供業者及與會人士參考。

【會議時間】105年11月4日(星期五)下午1時30分
【會議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10樓會議廳
(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二段125號10樓)
【報名時間】105年10月11日(二)至105年10月28日(五)中午12時





(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網站)

2016年10月21日 星期五

樂齡健康飲食篇-腰果!

腰果含有豐富的亞麻油酸和不飽和脂肪酸,除可幫助解決便祕問題,對預防動脈粥狀硬化、防治心肌梗塞等都有一定功效
腰果更含有多種維生素B群、E以及鎂、銅、錳、硒等礦物質,更能減少罹患心臟病的機率,每天適量食用腰果,亦可增強抵抗力與消除疲勞因此建議樂齡族平日應在飲食中搭配食用腰果,促進新陳代謝與增強體力
(提醒:慢性腎臟患者及有過敏體質者,較不適合食用)


(參閱資料:潘懷宗博士超級健康食物排行榜)

就服法52條三讀通過 廢除移工三年出境一日!

立法院今(21)日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52條修正案,取消外籍移工每三年必須出國一日的規定。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如何讓皮膚抗老!

1.皮膚抗老的第一步就是對抗紫外線,除了設法撐傘防曬外,就是隨時擦防曬乳,因從事戶外活動時會大量流汗或碰水時,應補擦一次否則會失去防曬效果,且建議挑選政府核可之產品,最好可抗UVA及UVB
2.多吃蔬果食物,補充豐富維他命C和維他命E,都有抗氧化作用,能幫助身體修復老化細胞,減少老化發生
3.每日睡足6~8小時,避免熬夜,且養成運動習慣,一周至少運動3天,每次運動半小時至1小時
4.最後每日應保持心靈平靜也是抗老很重要的一環


(資料來源:UPAPER專訪抗老專家/黃毓惠林口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

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

樂齡如何正確補鈣?

樂齡族如果鈣質攝取的不足 ,將造成骨質疏鬆、失眠及肥胖,如何適時的補充鈣,建議下列方式
1.日常三餐選擇含鈣豐富的乳製品、豆製品及甲殼類食物
2.再補充鈣前後,應減少飲食含豐富的草酸鈣的食物(例如:波菜.番薯.巧克力.花生)
3.最好睡前補充鈣,增加吸收率外同時改善神經傳導與穩定情緒,提升睡眠品質
4.每日適時接收日照10~15分鐘,補充維他命D提升有效吸收鈣質




(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

樂齡安全照護七要訣!

安全照護七要訣分別為 姿體」,快速記憶為「想幫忙,輔具靠近了才動你的姿體」,詳細說明如下
:想好規劃-評估被照護者身體機能,選擇正確轉移位方式,並規劃動線
幫:請被照護者(誘發被照護者幫忙出力)及他人來幫忙(最高負重為照護者1/3體重)
輔:善用輔具,同時搭配無障礙空間規劃
近:讓被照護者盡量靠近照護者,兩者距離越近越省力
動:跨大雙腳間距,如馬步或弓箭步的姿勢;跨步方向要與轉移位方向配合,保持機動
姿:姿勢正確,預防傷害姿勢;腰背盡量挺直、雙手盡量相扣
體:善用體重推、壓


(內容引用中華安全行動照護協會)